实体计算标签,指将实体行为事件的统计指标计算结果作为实体的标签值,如次数、时长等。
例如,企业需要标记一个月内门店的A品类的订货占比,则可定义标签名【门店A品类订货占比】,将 【过去30天】中,完成【订货】【总次数】且【商品品类】是【A品类】的指标,除以【订货】【总次数】,并将组合规则的结果按【百分比划分】为,【A品类订货占比头部门店】=0%-20%,【A品类订货占比中长尾门店】=20%-100%。
6.1 标签基础信息
必选实体对象,由用户选定所需打标的实体,下拉选择已有自定义实体列表。
必填标签名称,50个中文字符限制。
选填标签描述,100个中文字符限制。
可选标签分组,默认选择全部,下拉可选择已有的其他标签组。
可添加应用场景标记,支持多选。
6.2 计算标签取值规则1:单一行为累计值
单一行为累计值是第一类实体计算标签规则模板,指统计单个行为的属性,作为标签值。例如,统计过去30天订货金额的总和,作为标签值。
1个完整的单一行为累计值的计算规则模板由9个配置项组成,分别是1-行为数据集、2-时间范围(SaaS支持至多2年的时间跨度)、3-行为事件、4-事件属性、5-属性算子、6-行为事件指标、7-指标划分算法、8-标签值、9-数值区间:首先需要指定行为来源的数据集,在指定数据集中定义某段时间内完成某行为事件行为事件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以数值或百分比区间划分后,定义相应的区间名称为标签值。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添加事件属性筛选条件,进一步限制行为事件的范围。
6.3 计算标签取值规则2:组合指标取值
组合指标取值是另一种实体计算标签规则模板,指根据多个行为自定义指标,作为标签值。例如,定义 (报名活动-总次数) / (浏览活动-总次数)=活动转化率,将过去30天的活动转化率作为标签值。
1个完整的组合指标取值的计算规则模板由10个配置项组成,分别是1-行为数据集、2-时间范围(SaaS支持至多2年的时间跨度)、3-行为事件、4-行为事件指标、5-事件属性、6-属性算子、7-组合规则、8-指标划分算法、9-标签值、10-数值区间:首先需要指定行为来源的数据集,在指定数据集中定义某段时间内完成多个行为事件行为事件的多个指标,并将上述指标进行四则运算组合后的结果以数值或百分比区间划分,定义相应的区间名称为标签值。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添加事件属性筛选条件,进一步限制行为事件的范围。
6.4 更新方式
实体计算标签支持选择以下更新方式:
a. 手动更新:选择手动更新后,仅用户点击更新后对规则进行重新计算;
b. 自动更新:按照用户定义的规则自动进行更新。自动更新,可进一步选择更新策略,即每日/每周/每月开始更新的时间点;
c. 调度更新:按照任务上下游血缘依赖的排序自动进行按日调度更新;
更新数据范围:触发更新时包含的数据当前时间点以前的所有数据;
触发更新时的任务状态:该标签任务在更新中的状态,此时无法对标签进行任何操作,也不展示标签覆盖的实体数量,直至更新完成。
6.5 预估实体数
为了让创建者快速了解标签圈选的有效性(实体数过少)及是否超过触达上限(实体数过多),计算标签支持【预估覆盖实体数】,点击后弹窗展示预估统计结果:每一标签值覆盖的实体数量、实体占比。
计算结果展示如下图: